“裝修公司說全包省心,結果多花5萬!到底哪種模式適合你?”最近一位粉絲吐槽:選了某公司的“全包套餐”,合同簽得爽快,結果開工后增項不斷,瓷磚換款加錢、吊頂加層加錢……最終超支5萬!其實,全包、半包、清包各有優劣,選錯模式輕則多花錢,重則爛尾停工。今天從費用、風險、適合人群三大維度,手把手教你選對裝修模式,避開90%的坑!
一、清包:自己當“包工頭”,省錢但累到崩潰!
1. 什么是清包?業主自行購買所有材料(小到螺絲釘),只雇工人施工,相當于自己當“項目經理”。
- 適合人群:時間極其充裕(每天能盯工地)、懂裝修流程、會砍價的行家。
- 費用預估:人工費占總預算30%-40%,材料費60%-70%。
2. 清包的優勢與風險
- 優勢:材料自主權100%,能精準控制成本,適合追求極致性價比的業主。
- 致命風險:
- 信息差坑錢:工人可能虛報材料用量(如電線多算50米),或推薦高價輔材拿回扣。
- 工期無限拖延:材料到場延誤、工序銜接不當,工期比半包多出1-2個月。
案例警示:某業主清包裝修,因不懂水泥標號,工人用325號水泥貼瓷磚,半年后空鼓脫落,返工費超1萬元!
二、半包:平衡控權與省心,但合同細節決定成敗!
1. 半包的核心規則
- 業主負責:瓷磚、地板、衛浴、燈具等“看得見”的主材。
- 裝修公司負責:水泥、膩子、電線、水管等“看不見”的輔材+人工。
2. 半包的隱藏陷阱
- 輔材偷梁換柱:合同寫“某某品牌防水涂料”,實際用同品牌低端款(如德高K11換成通用型)。
- 增項無底洞:吊頂造型、墻面找平等“非標項目”臨時加價,多花2-3萬很常見。
避坑技巧:
- 合同細化到型號:例如“雨虹200柔韌型防水涂料,涂刷高度淋浴區2米,其他區域1.8米”。
- 增項簽字權:未經業主書面確認的增項,費用由裝修公司承擔!
- 三、全包:看似省心,實則套路最深!
- 1. 全包的“低價陷阱”套路
- 套餐限制:“699元/㎡全包”看似便宜,但只含基礎款瓷磚(超過3種顏色加錢)、標配門(換鎖芯加錢)。
- 材料等級模糊:合同寫“某品牌地板”,實際提供工程專供款(耐磨度比零售款低50%)。
- 2. 選全包必問6個問題
- 套餐包含哪些項目?拆舊、垃圾清運是否另收費?
- 瓷磚可選多少款式?超范圍如何收費?
- 水電改造包多少米?超量按什么單價算?
- 櫥柜含多少延米?五金配件是否另計?
- 工期延誤如何賠償?(建議每日≥總價的0.1%)
- 驗收不合格能否免費返工?(必須寫進合同!)
- 案例:某業主簽全包合同未約定水電長度,結果走線繞遠多出40米,加收8000元!
- 四、終極決策指南:3步選出最適合你的模式!
- 步驟1:評估自身條件
- 時間:清包需每天跑市場+盯工地,半包每周溝通3次,全包每月驗收2次。
- 專業知識:分得清325和425水泥?知道瓷磚吸水率標準?如果不懂,慎選清包!
- 預算彈性:清包總價低但風險高,全包可控性強但需預留10%增項備用金。
- 步驟2:合同關鍵條款清單
- 增項上限:≤總價5%,超支部分由裝修公司承擔。
- 付款比例:3-3-3-1(開工30%、水電驗收30%、泥木驗收30%、尾款10%)。
- 材料驗收:所有進場材料需業主簽字確認,否則有權拒付工程款!
總結:清包是“地獄難度”,半包是“平衡之選”,全包是“氪金玩家”。無論選哪種,合同要細、付款要慢、驗收要狠!記住:裝修公司不是慈善家,你放松一分,他多賺十分!
本文由 同濟裝飾裝潢 整理發布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
本文鏈接地址:http://www.qingqincao.com/zhishi/wenda/1359.html